
相關連結:
八月場域執行:
經過了七月的音樂互動課程與生動的樂器教學、練習體驗。長輩們對簡譜與琴鍵等音樂知識已有簡單的理解。除了照著經典名曲演奏,在課堂中,研究團隊與教師自備數字字卡當作簡譜的素材,讓長輩們親自體驗排排看、唱唱看的活動,讓「創作音樂」,不再只是音樂學生的權利。


音樂能帶來一種儘管大家來自不同身份、不同世代背景,也能在同一個場域、同一個時空下一起凝聚內心的魔力。這個月,我們讓系統功能更加活化,透過分組方式,讓長輩分別演奏手指吉他、虛擬鋼琴與實體打擊樂器,配合團隊自行重編製作的伴奏帶(backing track)音軌,演奏經典名曲「車站」,讓長輩體會有如交響樂團的合奏經驗。
在合奏經驗中,能讓長輩體會到演奏音樂或許不只是單人情感抒發,而是同時打開手、耳與眼等多個感官的活動。當用手專注演奏樂器時,要用耳朵默契地配合團員的步調,並用眼睛觀看指揮者的手勢與樂譜。在練習過程中有的失誤、磨合與挫折,都是豐富合奏體驗的必經之事。然而,當大家努力完成一首歌曲後,獲得的喜悅與成就感是非常難得可貴的。這使得合奏模式包含多個面向:心理高度專注訓練長輩反應能力;五官並用協調帶來運動細胞刺激;在社交上能建立團隊共同目標與情感連結,使長輩體驗兼顧心理、身體與社交的完整經驗。
另外,團隊為製作適合長輩們合奏的歌曲版本,也運用了電腦打譜與MIDI技術製作「車站」伴奏帶,不只能自訂適合長輩演奏的速度,也能讓長輩在合奏時體會不同風格編制的經典歌曲。



工研院參訪
在場域執行教學以外,今年8/6日,我們團隊有機會到工業研究院之新竹光復院區參訪「智慧大健康:銀髮聚寶盆試驗場域」。在陳建任教授的導覽下,見識到許多針對銀髮族各個方面都能加上一層保護的科技設備,其中包含檢測以壓力檢測睡眠品質的床鋪、自動判別馬桶使用狀況等...的設備。我們研究團隊在參訪的過程中,對一項訓練記憶的音樂演奏系統印象深刻(如下圖6)。以新穎的演奏硬體配合讓長者演奏照著順序出現的音符,能活化手部肌肉與記憶腦力。

下圖裝置為腦力訓練裝置。透過遊戲與觸控螢幕互動,訓練記憶力與靈活思考。


工研院參訪合照:
蔡美玲教授團隊(陳杰, 馬文隆教授, 簡才傑教授, 蔡美玲教授, 葉子裴教授)
工研院陳建任博士
陳恒佑教授團隊(林閎茂,尤俊凱,李宗羲,楊樸霖,趙國城,鄒松諭)
埔基會議
在蒙愛教會與厚雄咖啡的實地經驗與學習基礎上,我們研究團隊將長照場域中的努力與成果,分享給埔基醫院各站點的站長。透過音樂科技的力量,促進與長輩之間真誠而溫暖的互動交流,傳遞關懷,也展現創新應用的可能性。同時,我們也向大家介紹紹現有技術,並分享團隊一路走來的成果與喜悅。展望未來能夠與不同站點合作交流


走進蜈蚣里:場域探索與經驗分享紀實
我們研究團隊近日來到蜈蚣里,展開了一場充滿交流與連結的實地參訪。這趟行程不僅讓我們深入了解場地與現有設備,更開啟了一場深刻的對話與互動。
在參訪過程中,我們向蜈蚣里的夥伴們介紹了團隊目前推動的系統功能與應用成果,並進一步分享彼此在長照場域中的實務經驗與觀察。雙方也針對未來的合作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,思考如何讓科技更貼近長輩的需求。我們很高興能與蜈蚣里展開實質合作,攜手打造一個更加溫暖且具韌性的長照支持環境。

